“十三五”用电量分析
对外贸易依存度发展趋势
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发展,2009年我国货物出口额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达到4.1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为11.8%,连续五年居全球首位;进口1.95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为10.3%,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到16.3%,比同期GDP增速高约6.5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带动出口额进一步快速增长。2006年我国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创纪录的35.7%,此后开始逐年回落,2013年出口依存度仅为23.9%,相比于2006年最高峰回落近8个百分点。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一般在10%-25%之间,德国、韩国较为特殊,出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1%和47%。目前我国出口依存度与大部分发达国家基本接近(如图2)。
![](http://img.mybjx.net/theme/default/images/common/wuquanxian.jpg)
近年来,我国随着对外贸易量增长到一定规模,进出口额增速逐步回落,2013、2014年分别为5.7%和2.3%,其中出口增速均为6.2%和5%。
展望未来,随着国际经济逐步企稳向好,我国与各贸易伙伴相关自贸、投资协定陆续落实生效,对外贸易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巨大,面对的国际市场空间有限,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情景已难再现,未来进出口额将呈现中速增长态势。同时,受北美页岩气、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成熟和应用,美国等经济发达体能源供应成本显著下降,再加上政府积极引导,未来高端制造业出现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考验。综合以上各种因素,预计我国出口依存度不但不会达到韩国、德国那样高的水平,甚至会低于一般发达国家水平。预计经过一段时期的过渡,2020-2030年我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有可能下降并稳定在20%左右。
能源消费增长趋势
长期以来,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70%以上,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正持续提升,201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2%。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5》,2014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受统计口径变化等影响,2015年统计对过去10年能源消费数据进行了全面调整),比2013年增长2.2%,人均能源消费3.1吨标准煤。
回顾能源消费增长史,我国能源消费量从1980年约6亿吨标煤,增长到2014年42.6亿吨标煤,34年期间增长约6倍,年均增长率为5.9%。从能源弹性系数看,多数年份在0.4-0.8之间,个别年份达到1.4左右(如图3)。
![](http://img.mybjx.net/theme/default/images/common/wuquanxian.jpg)
从未来发展看,由于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因此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有一定增长空间,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节能技术发展及相关措施的激励作用等因素,未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达到50亿吨标准煤;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基本饱和,总量达到59亿吨标准煤。2014-2030年均增速2%,弹性系数0.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