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实现鲁山县恒海智能电网设备制造项目顺利推进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6月23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文件提出,加快电气装备、特钢不锈钢产业创新提质。加快电气装备、特钢不锈钢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力争2023年营业收入均突破350亿元,2025年营业收入均突破500亿元。一是突出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发挥平高集团创新带动作用,不断加大优质资源引进和战略投资并购,持续提升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水平,加快布局海外新能源光伏项目,做大智慧能源服务产业体量规模。发挥舞钢公司宽厚钢板生产和科研优势,加大核电、军工、高速铁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高端领域所需高性能专用钢板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向下游机械制造扇面扩张。二是强化集群发展推进力度。促进高压与中低压电气装备协同发展,加快郏县高端智能电气制造基地、高低压电气产业园和高新区电气科技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建设,实现鲁山县恒海智能电网设备制造项目顺利推进。三是深化重大项目合作共建。依托舞钢公司等骨干企业,积极与河北钢铁集团、安阳钢铁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动将宝丰县不锈钢企业纳入新组建的河南钢铁集团。重点实施河南昱恒朗(舞钢)交通重型装备制造加工基地、安阳钢铁集团风电塔筒、舞阳矿业钒氮合金二期等重大项目,推动建设200万吨短流程废钢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不断提高特钢深加工产品比重,建成不锈钢全产业链。
原文如下: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平政〔202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市工业经济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围绕“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和“四城四区”工作目标,强化创新引领、聚焦换道领跑、提振企业信心,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全市打造郑洛平“新三角”、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努力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一极提供坚实支撑。现就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通知如下:
一、坚持稳中求进,确保工业平稳向好
(一)高质量开展顶层设计。实施全市统筹工业经济发展机制,产业发展全市统一规划,工业项目全市统一布局,生产要素全市统一调配。各县(市、区)要站位全市工业发展全局,防止出现互挖墙脚、无序竞争甚至侵害国有资产的现象。坚持谋长远与抓当下相结合,扩规模与调结构并重,优存量与提增量共举,深化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主两优四新多支撑”先进制造业体系构建取得关键性突破,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取得重大进展,制造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实现较大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基础和支撑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高标准强化监测分析。健全目标考核、动态监测和政策支持体系,增强监测预测能力,提升分析研判水平。建立健全用电、价格、订单、用工等先行指标监测体系,增强监测预测的主动性、针对性、前瞻性。坚持月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及主要工业指标通报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运行异常情况进行提示预警。完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冲击、常态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调度机制,点对点帮助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解决堵点卡点问题,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激励奖惩。
(三)高强度推进主体培育。聚焦百亿企业培育、中小微企业成长,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增强龙头企业创新引领力、市场主导力、群链带动力。一是狠抓企业升规纳统。调整完善“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加强扶持政策、财税知识、市场开拓、统计入库等方面辅导,定期集中反馈入库未通过问题,力争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强化易退库企业帮扶,对经营下滑明显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台账、精准辅导,尽量避免退库。二是狠抓企业强筋健骨。发挥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天瑞集团、舞钢公司等重点企业引领作用,做强龙头企业、做优核心企业、做大关联企业,持续推动企业提规模、稳增长、强素质。引导中小企业深耕专业化、提升精细化、培育特色化,建立清单、节点推进,力争每年培育头雁企业5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三是狠抓企业股改上市。将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生产效益稳定、可持续发展性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入“规改股”企业名录库。根据行业特点、发展阶段、成长性等情况,进一步充实上市企业培育库。落实企业股改上市支持政策,强化“准上市”企业精准化辅导,及时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涉及的股权确认、证照补办和行政许可衔接等历史遗留问题。2023年,争取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上市、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港交所上市,完成河南神马催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实现平顶山市融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亿元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成功申报,力争年内完成第一批债券发行。
(四)高效率助力增产增效。加大企业生产指导服务力度,推动企业扩能增产、提质增效。落实落细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用足用好各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制造业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扶持政策。开展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对预算安排的各类惠企资金,加快拨付进度,按程序应拨尽拨。
二、集聚转型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一)加快实施换道领跑战略。由市换道领跑战略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制造业换道领跑战略实施,研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与事项。专班下设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3个专项工作组,由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部门分别牵头推进,通过高位嫁接、抢滩占先、前瞻布局,推动全市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二)提升尼龙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升尼龙新材料核心主导产业竞争力,力争2023年营业收入突破1100亿元,2025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一是形成联动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叶县、高新区、汝州市、湛河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等优势,推动尼龙新材料产业全域协同、联动发展,产业统一规划、空间统一布局、项目统一调度、招商统一政策、基础设施统一构建,优势互补、高效分工,推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链供应链有序衔接。二是培育尼龙经济新增量。依托现有基础,突出专业化定位,强化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举办第一届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加强项目签约储备。支持汝州市做优做强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尼龙新材料产业汝州“第二战场”。三是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加快中国尼龙城134个重大项目落地实施,2023年全市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完成投资破百亿元,到2025年累计完成投资500亿元。建成40万吨煤制氢氨、5万吨己二腈等项目,加快神马股份退城进园暨产业升级改造、3万吨差异化纤维及帘子布等续建项目建设,新开工6万吨尼龙6和2万吨尼龙66民用丝、尼龙国际产业园等项目,引进恒申集团氟化工产业园、鲁南聚氨酯新材料产业一体化等项目。四是打造产业配套新高地。强化开发区交通、绿化、供配电等附属设施配套,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开工建设2×66万千瓦热电联产及铁路专用线项目,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三)加快电气装备、特钢不锈钢产业创新提质。加快电气装备、特钢不锈钢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力争2023年营业收入均突破350亿元,2025年营业收入均突破500亿元。一是突出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发挥平高集团创新带动作用,不断加大优质资源引进和战略投资并购,持续提升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水平,加快布局海外新能源光伏项目,做大智慧能源服务产业体量规模。发挥舞钢公司宽厚钢板生产和科研优势,加大核电、军工、高速铁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高端领域所需高性能专用钢板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向下游机械制造扇面扩张。二是强化集群发展推进力度。促进高压与中低压电气装备协同发展,加快郏县高端智能电气制造基地、高低压电气产业园和高新区电气科技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建设,实现鲁山县恒海智能电网设备制造项目顺利推进。三是深化重大项目合作共建。依托舞钢公司等骨干企业,积极与河北钢铁集团、安阳钢铁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动将宝丰县不锈钢企业纳入新组建的河南钢铁集团。重点实施河南昱恒朗(舞钢)交通重型装备制造加工基地、安阳钢铁集团风电塔筒、舞阳矿业钒氮合金二期等重大项目,推动建设200万吨短流程废钢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不断提高特钢深加工产品比重,建成不锈钢全产业链。
(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迭代升级。推动煤化工、盐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增效转型,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一是推动煤盐化工产业链条延伸。紧盯“基地化、大型化、规模化、循环化”发展方向,提高煤炭、盐岩资源转化率。依托平煤神马集团,在西部焦化产能富集区,延伸打造煤焦精细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建设1,4丁二醇、甲胺、碳酸二甲酯等精深加工项目,重点实施天瑞煤焦化绿色智能低碳环保装备大型化升级改造、神马股份40000Nm3/h焦炉气综合利用、京宝焦化年产110万吨顶装焦等项目。依托资源禀赋,提升产品层级,加快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40万吨/年聚碳酸酯及配套双酚A等项目建设,不断延伸盐化工产业链条。二是推动建材行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建材行业用能结构转换,合理压减终端排放。积极发展新型墙材、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新型建筑陶瓷、中高端耐火材料以及机制砂等产品。开工建设河南能矿汝州绿色高品质建筑材料、天瑞水泥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工业固废等项目,加快众和建材“全智能零排放”绿色建材综合处置中心等项目建设,郏县中联天广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暨处置城市生活污泥等项目建成投产。三是推动特色轻工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发展尼龙纺织、棉纺织、高档复合尼龙面料、高档机织和针织纺织品、功能性专用纺织品、机绣产品、时尚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等,建设全省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提升绿色生态食品产业规模和水平,推动陶瓷制品、现代厨具、工艺饰品、视光产品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开工建设平顶山市锦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5亿米高档特种锦纶坯布面料及配套加工丝等项目,加快推动平顶山众山包装有限公司郏县环保可降解包装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河南闽杰食品有限公司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舞钢市云龙纺织有限公司20万锭高档纯棉智能化紧密纺生产线扩建等项目建成投产。
(五)抢占新兴和未来产业制高点。发挥煤焦化产业、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以碳基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增长新引擎。一是大力发展碳基新材料产业。发挥细结构人造特种石墨产业基础和资源技术优势,谋划旭阳兴宇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东方碳素3万吨新型核级石墨材料等项目,推进河南领创5万吨碳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一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纯半导体石墨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二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病毒、抗肿瘤等各类创新药产业化,推动圣光集团医疗器械、高端医用耗材等产业培育壮大,发展中药饮片等初加工产品和中药制剂等深加工产品,推进膏药贴剂、保健品等产品开发。支持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扩能增产,推进500万件高性能医疗器械、4.7万吨新材料助剂及医药中间体、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润灵药业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三是扩大新能源储能产业规模。围绕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及电池材料等重点领域,扩大新能源储能产业规模。深化与重点企业合作,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盐穴储气库、抽水蓄能电站、1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等项目建设,加快深圳氢蓝时代公司氢燃料电池、西安隆基公司高端产业、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彩色光伏、首钢郎泽公司工业尾气制备乙醇等项目的洽谈引进。推动恒一锂能500万只高倍率锂电池、纳芯微电子高端材料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四是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能级。巩固节能环保、机车装备等领域优势,扩大智慧矿山、工业机器人等新兴装备产业规模,推动关键零部件、整装、智能控制系统齐头并进。推进跨境装备智造产业园、新能源智能矿山装备制造产业园、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及精密智能装备生产等项目建设。五是加快发展信创产业。强化与山西烁科、江苏吉芯微、三安光电、瀚天天成等企业合作,推进半导体产业园、碳化硅半导体功率器件集成电路封测、1.8万吨太阳能级硅料等项目建设,逐步培育碳化硅硅粉、衬底、外延、晶圆、制造、器件封测、应用为一体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条。六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西部石龙氢能储能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壮大高端尼龙纤维、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金材料等产业。
三、聚焦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一)加快项目建设。强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谋划,提升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投资对工业投资的撬动作用。动态建立重大工业(制造业)项目库,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力争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全面摸排、强化辅导,确保工业投资项目应统尽统。建立重点工业项目投资进度台账,发挥好10亿元以上项目标志性、牵引性作用,坚持领导分包、调度观摩和“白名单”等机制,对重点项目开展周调度、月研判,推动项目早投产、早入库、早拉动。建立责任清单,细化任务分工,对涉及审批手续、资金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专人专班,限时办结。“十四五”期间每年全市签约先进制造业项目50个、开工100个、竣工达产100个以上。
(二)突出要素保障。统筹调配能耗、环境容量、资金、用地指标、水电气等要素资源,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加快实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激励约束办法,坚决遏制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前清后增”问题,深化开发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强环保技术帮扶,对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切实减少大气污染管控期间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三)提振项目招引。聚焦“四幅地图”,深耕“四张图谱”,梳理“四个环节”,围绕产业链开展大招商,持续提升产业转移和产能合作效能。各县(市、区)要力争每年新引进2个5亿元以上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其中至少1个为10亿元以上项目。一是以“高大链群”抓招商。以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分行业建立强链延链补链清单,着力引进高质量、高科技、高环保、高端化项目,大投资、大规模、大牵引项目,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及集群化项目,主动承接大型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二是以搭建平台强招商。积极参加省级层面境内外重大招商活动,谋划好市级层面招商活动,开展好重点地区重大特色招商活动。成立港台专班、日韩与世界500强专班,加快海关技术中心、跨境贸易平台、保税物流中心等建设,争取落地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外资项目。三是以专班化服务促招商。建立市级领导分包、项目所在地党委政府为责任单位的项目服务专班,加大对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将产业链招商及重点项目建设纳入“三个一批”考核,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建立健全税收收入、统计指标等跨区域流转和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打造飞地经济发展新引擎,研究制定飞地经济财税分成、统计指标分成、利益共享机制和考评奖励办法,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头部企业入驻平顶山。
(四)发挥开发区主力军作用。围绕10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实施创新强链、数字融链、转型延链、多元稳链、招商补链、生态畅链“六大行动”,持续加强要素高效集聚、资源高效整合,实现产业发展由集聚向集群全面提升。强化开发区工业投资,围绕1—2个先进制造业主导产业,谋划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开展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调度,发挥开发区工业投资支撑作用。加大开发区市级管理力度,强化督导考核,每季度开展一次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重大工业项目观摩活动,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四、坚持创新赋能,着力提升制造业能级
(一)狠抓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推动工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发展。一是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全面落实碳达峰行动计划,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加强生态环境源头管控和全过程治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支持新能源布局建设,不断优化用能结构,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深入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实施数字化赋能行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形成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二是推动工业集约高效发展。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管理,切实提升园区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水平。规范项目招引落地,建立入园项目评估、专家咨询等机制。强力推进城市建成区、重点流域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加快危化品企业搬迁入园。加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绿色设计产品培育力度。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20家。三是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将全市煤焦化副产品等工业资源集中在优势最为突出的县域,积极构建产品特性相容、产业耦合发展、资源“吃干榨净”、能源梯次利用的产业链。瞄准工业固废减量化痛点、再生资源高值化难点、工业资源协同利用堵点,聚焦煤矸石、尾矿等重点固废品种,推动重点固废源头减量和规模化高效利用。支持卫东区工业固废静脉产业园、平煤神马发泡陶瓷轻质隔墙板等项目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左右。
(二)持续释放数字经济活力。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融合应用创新,力争“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开通5G基站1600个。加快冶金建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各类平台体系化互联互通。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算力中心、华为(平顶山)数字工业创新中心落地运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持续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和“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组织“专家诊断服务进千企”活动,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创建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力争“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培育6个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项目、新增企业上云1600家以上;开展先进制造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分级评价,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三)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着力锻造中高端企链群。一是加强创新主体培育。高标准建设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现代医药产业研究院、尼龙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尼龙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快河南省电气装备中试基地、高性能尼龙纤维中试基地、北大化学院中试基地建设。持续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十四五”期间,全市新组建省级创新平台80家以上,力争“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全覆盖。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加快引进产业发展亟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及高端紧缺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满足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国家、省人才计划申报工作,健全成果奖励、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等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和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营造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倍增计划,围绕制造业迫切需求,突破和推广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强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以数控加工、先进成型、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为重点,增强高度复杂产品研发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前沿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现场制造、微纳制造、跨尺度制造、表面制造、零缺陷制造、生物制造等新型制造技术和工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定修订,将自主技术转化为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五、完善助企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一是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持续加强企业纾困帮扶和推进企业服务“八个深化”的基础上,将“万人助万企”活动重点聚焦到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聚力打造先进链群、提升创新能力、扩大有效投资、培育优质企业、营造一流生态,打造一流产业链群,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完善政企服务机制。各县(市、区)要比照市政企协调服务机制,优选辖区内规模体量大、成长性高、引领性强的企业,建立政企共商机制,对企业项目建设、市场开拓、延链补链、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限时办结。涉及跨区域、跨部门等需要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按程序及时提交市政企协调办和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引导企业加强项目在我市的规划布局,共建配套产业园、共享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开展系列助企活动。围绕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常态化组织产销对接活动,提高产业就近协同配套水平。常态化开展融资路演、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活动,引导商业银行创新产品设计,重建银企合作新关系。鼓励企业采取先期投入、项目委托、难题招标、买断专利等方式,加速转化应用科技成果。办好“11+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有效促进劳动力供需精准对接。
(二)优化营商安商环境。切实用好“企业家之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实施“百名企业家培训工程”和“鹰城企业家大讲堂”活动,着力提升企业家整体素质。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加快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审批数据“一体共享”,推进电子证照“应发尽发”“应用尽用”,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办理模式,不断扩大“零干预、零材料、零费用、零跑动”覆盖面。推行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进一步压减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持续开展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检查,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联合激励惩戒制度,深化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行动,治理恶意拖欠行为。
(三)提升安全生态效能。树牢安全发展观念,从严从细落实国务院15条硬措施和省50条具体措施,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安全检查,全面加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从严从实、责任到人、守住底线,全力确保工业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安全平稳。强化制造业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深入实施企业网络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健全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和处置机制,增强工业控制系统和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应急处置等保障能力。深化企业内外部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持续改善企业内部及周边环境;加强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