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八届加强应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 新能源创新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
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如何顺应新能源补贴退坡、平价上网的新常态,促进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12月7日,来自国内外200多家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400多名代表汇聚江苏南京,参加2018第八届加强应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新能源创新发展论坛,共同就走好光伏全面去补贴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新能源创新发展能力进行智慧碰撞。
2018第八届加强应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新能源创新发展论坛由中国长江经济带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联盟、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论坛开幕式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施新春主持。他说,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风电应用市场,连续五年荣膺全球可再生能源最大投资国,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今年国家三部委出台的“531光伏新政”加快了光伏发电的补贴退坡,一定程度上对光伏企业发展产生了影响,但同时也为光伏产业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届论坛联合主办单位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孙兴平在开幕式致辞说,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光伏531新政、新能源补贴拖欠等多重因素导致行业陷入阶段性低谷,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放眼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这说明光伏发电具有清洁性和可再生性,在解决经济性的情况下,正得到各国的广泛应用,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最佳方案,显现出光明的前景。“攻坚克难,玉汝于成。”光伏行业如何走好全面取消补贴前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同心共力,深入把握市场形态、行业生态在平价时代的新变革。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处处长丁夕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我国的光伏组件产量占国际市场的2/3,江苏占全国一半以上。江苏光伏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历经各种危机挑战,但不管怎么风云变幻,江苏的光伏产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省光伏相关企业超600家,产值近4000亿元,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跃居国际前列,成为江苏省最重要的新能源支柱产业,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江苏发改委一直高度重视光伏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将其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特别是“十二五”初,光伏产业是列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正值光伏产业调整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举办此次论坛,意义重大,为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沟通交流平台。他希望各位企业家、各位嘉宾畅所欲言,积极出谋划策,共同推动江苏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后,来自政府机构、光伏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们,围绕2019可再生能源政策变化趋势、光伏电站智能运维、光伏平价上网技术路径、光伏应用模式创新、储能、分布式发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主题进行了大会主题报告和互动交流。围绕光伏产业如何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协鑫能源、苏美达能源、江苏固德威、阳光电源、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浙江正泰新能源等企业老总进行了深入的圆桌对话。
2019年注定是光伏行业转型变革,开启平价上网、步入市场化成熟期的一年。那么光伏企业如何有效降低发电成本,提高中国光伏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对此,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蔡济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光伏发电成本包括技术成本和非技术成本两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光伏发电的技术成本下降幅度非常大,2005年光伏组件的价格是5美元/瓦,现在只有0.25美元/瓦,是2005年的二十分之一。但非技术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他说,非技术成本大致包括土地成本、外线接入和输配电成本、各种手续规费、融资成本、税收成本五个部分,要真正降低非技术成本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健全法治和制度创新。所以,要打造“新能源出海中国合力”,一方面新能源企业要持续的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系统、创新方案、创新模式、创新标准,不断补齐新能源还存在的不足与短板,消除电网侧、需求侧对新能源的各种顾虑、质疑;另一方面,政府,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能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创新,切实降低非技术成本,让中国企业在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各环节形成国际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