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华锐风电崩了:曾经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前世今生
话语权
2011年初,华锐风电IPO,募资94.59亿元,市值一度逼近千亿,成为当年最轰动的IPO项目。
其中,尉文渊控股85%的西藏新盟,持有华锐风电约1亿股,尉文渊的身价立刻冲到了80亿;阚治东控股32%的瑞华丰能,持有华锐风电3570万股,身家也过10个亿。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身价过百亿。
但是,上市当天,华锐风电即破发,发行价为90元,盘中最高价为88.8元——谁知,这个价格,就是它历史最高价,上市当天成为历史顶峰。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2011年,行业进入重大拐点。
2011年春,在甘肃酒泉和河北张家口发生多起风机脱网事故,对当地电网造成严重威胁。风机脱网,是由于电网电压不稳定,风机保护系统会使风机脱离并网状态,导致电送不出去。
这几次大规模的风机脱网,反映出了风电行业存在的问题:
1)风电场设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几次事故中,风电场场内的架空线、电缆、电缆头、母线电压互感器等出现故障,设备质量和施工工艺还需改进。
2)当时风电机组普遍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这是造成脱网风机的主要原因。
3)风电相关技术标准与风电机组制造存在脱节。《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要求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具有在电网短暂故障时保持并网运行0.625秒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然而,载运的大多数风电机组不具备这个要求。
4)风电场继电保护装置未按规定整定或投入。
暴露出这些问题后,地方政府开始收紧风电场的审批权,风电项目的核准门槛亦大大提高,新项目的审批速度大大放缓。同时,国家对风机低电压穿越改造强制要求,使得风机制造商的成本增加。
从此,“弃风限电”的时刻开始。
所谓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不稳定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现象,这样的操作,大量浪费了风力资源,而大量的风机也只能白白空置,华北、东北、西北,这三大地区是“弃风限电”的重灾区,而华北,正是华锐风电的主战场。
2011年,我国风电限电量首次超过100亿千瓦时,弃风率达到16.23%,2012年则进一步攀升至17.12%,成为有史以来弃风限电最为严重的一年。持续加重的弃风限电,使得风电装机增速大幅下滑。
并且,除了弃风限电的影响,风电的发电成本始终高企不下,在5种常见的发电方式中,除了比光电稍便宜一点以外,高于水电、火电、核电。其中,水电的价格最便宜。
发电成本,是新能源行业最大的痛点。
这,也正是为什么风电、光伏行业出现的一轮一轮周期,巨头也可能随时倒下,而唯有水电巨头能穿越牛熊的原因。
以上行业因素,对华锐风电最直观的财务表现就是收入,2011年华锐风电的营收腰斩;第二年,2012年更是在此基础上再次腰斩。
2010年至2012年,华锐风电的营收分别为203.25亿元、95.06亿元、40.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56亿元、5.99亿元、-5.8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16亿元、-58.61亿元、-4.16亿元。
如果再把视野放大,会发现,从2010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都是负数,经营状况已经很不乐观。
(制图:优塾投研团队)
如果以上信号还不够,再看来看话语权科目——2011年,其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已经超过100%,为114.38%。2010年至2012年,应收账款分别为89.72亿元、108.73亿元、97.88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4.14%、114.38%、243.6%。
注意,2011年账款占营收的比例一下从44.14%飙升至114.38%,可以说是“飙升”。
并且,应收账款账龄也大幅拉长,1年以内的比例从81.14%降至71.36%,1至2年的比例从13.65%增至16.48%,2至3年的比例从3.62%增至7.89%,3至4年的比例从1.59%增至2.62%,4年以上的比例从0%增至1.65%。
(制图:优塾投研团队)
除了账面数据开始滑落,会计处理也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首先就是坏账计提政策做变更,2011年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如下:
2012年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如下:
虽然这1%的会计估计变更,差距看着不明显,但若放到实际数据上就很明显。
比如,2012年应收账款一年以内账龄的账款16.14亿元,若按5%计提坏账,则坏账准备为8070万元;若按4%计提坏账,则坏账准备为6456万元,减少了1614万元的计提金额。
好,既然放宽话语权的情况已经如此明显,那么,必须再继续深入看看另外几个异常的点。
会计差错
首先,大客户名单有没有变化。2010年,其应收账款的前五大客户名单如下:
2011年, 应收账款的前五大客户名单如下:
2012年,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名单如下:
很明显,2011年应收账款大客户中,河北德和新能源、内蒙古北方龙源风力、华能国际电力,分别为新增的第二、第三、第五大客户。
到了2012年,河北德和新能源就迅速退出了前五大客户名单当中。
注意,河北德和新能源这家企业,成立于2009年,刚刚成立2年不久,2011年迅速成为了华锐风电的前五大客户之一,然后2012年就不再是前五大客户之一。企查查数据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仅2年,注册资本19亿元,实缴资本9300万元,大手笔采购了8.29亿元的风机。
第二,会计处理方面有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细节。
注意2011年与2012年的财务数据,2012年年报中的上期数据与2011年年报中的期末数据有出入。
来看利润表,对比2011年报中本期金额与2012年报中上期金额的利润表科目。
2011年利润表本期数据:
2012年利润表中显示的上年数据(也就是2011年数据):
两张表一对比,按道理应该是一致的数据,但是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2012年公布的数据,比2011年公布的数据,营收少了 9.29亿元,成本少了6.58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646.06万元,销售费用减少0.09亿元,管理费用增加了0.04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0.52亿元。同时导致其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都相应减少,净利润少了1.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