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电力市场迎来严厉监管 回归电改初衷
售电市场放开两年多以来,出现了大量的售电公司。这个庞大的万亿级“蛋糕”一下子点燃了社会资本的热情。随着售电市场的快速成型,各地监管部门也抓紧出台相应的规范制度,保护售电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监管部门及时划清赛道的边界,是希望运动员们不要偏离赛道,回归电改初衷。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争论的声音,但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电力市场中,售电公司只有把握机会,为用户带来多元化的服务,合理控制偏差电量,才能成功游上岸。
电力市场释放强监管信号
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指出在电力方面,地方将积极开展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的配电价格改革,实现对电网监管的全覆盖。同时,根据电力市场建设进程,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的发售电价格,逐步扩大市场形成电价的范围和程度。
广东作为全国两大电力改革试点地区之一,自去年就出现监管趋严的现象,今年亦无减弱。2017年年初,广东电力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发表,要求售电公司以半年为周期报送资产情况和运营情况;随后,广东率先发布电力市场反垄断联合执法工作通知;在7月31日前完成注册并开展售电业务的售电公司要准备好相关售电业务信息,以便在9月27日前根据南方能监局的要求完成上报。
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广东电力市场监管趋严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其他省份也陆续出台了自己的监管细则,有的还引起广泛争论。例如,江西省9月13日发布第二批园区企业委托售电公司参与双边交易的公告,其中一条“发电集团所属售电公司不得与本发电集团进行交易” 就引起发电企业的热议,所持观点褒贬不一。
依照当前监管部门释放出的信号看,电力市场的监管将越来越严厉。
多元化服务打破盈利僵局
电力市场监管趋严有助于电力改革不偏离初衷。翻看成绩单,企业用电年成本下降幅度超过千亿元,地方经济得到进一步提振,本轮电改没有让人失望。各地电力改革也陆续迎来重要里程碑,如江苏首批36家售电公司注册成功、上海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工作获批、四川正式启动售电公司参与直接交易试点工作等。
由于电能属于“无差异性”产品,大售电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可能形成售电寡头市场。有数据指出,截止今年9月,广东粤电电力销售有限公司、华润电力(广东)销售有限公司、华能广东能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深电能售电有限公司、深圳能源售电有限公司五家售电公司2017年售电量已占据市场50%的份额。
相较而言,中小型独立售电公司日子过得比较艰难。“低买高卖”的盈利模式已经不被看好,只能是充当一个短期过渡的作用。现在有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综合能源服务商,提供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研发智慧购售电一体化平台。
有报告分析指出,独立售电公司的优势在于,在政策尚未完全明朗的改革初期,运行成本更低,财务压力更小。但由于没有任何的电力资产,它对购售电的技巧的要求也更高。未来,独立售电公司的优势将更多地体现在成熟期的增值业务竞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