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微电网储能应用技术
五、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该技术根据微电网项目特点和实际需求确定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功能定位,通过基于先进理论算法的储能定容方法确定储能系统规模容量,根据方案技术研究确定最优化的系统拓扑结构、关键设备选型和运行控制方案,并提供储能系统安装和运维优化建议。该技术使得储能系统在项目中得到合理配置应用,减少设备投资,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有效提高微电网对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接入容量。
2.关键技术
(1)多种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储能系统集成设计技术
通过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设计技术提供不同类型和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储能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包括确定储能系统功能定位、规模容量、系统架构、设备选型、运行方式、控制保护方案以及提供安装和运维优化建议。
(2)基于全生命周期模型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储能系统定容技术
综合考虑项目规划期内资源随机性以及风、光、储的互补特性,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电源出力平衡、系统可靠性等为约束条件建立模型,优化选取电源和储能系统配置容量,降低微电网在全生命周期投资费用。(3)基于风电和光伏功率预测的储能系统定容技术
采用快速启动发电设备与储能设备构成联合备用供电结构,基于微电网厂址内风、光资源历史数据和风光功率预测技术,预判全生命周期中快速启动发电设备的最长启动时间内风电和光伏的最大功率波动,以此计算储能设备最小容量,优化储能系统配置。
(4)基于微电网功率平滑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技术
储能单元由超导磁体/超级电容和铅酸电池构成,实现超导磁体/超级电容实时提供功率补偿微电网功率波动,铅酸电池作为其能量储存单元。该技术既能提供大功率输出,又可提高储能容量,且能允许储能系统频繁充放电,实现微电网功率平滑控制。
(5)微电网集约式光储热冷系统集成技术
将分布式光伏、储能、供热和供冷设备集成为一体,统一完成电能的收集、储存和应用输出,形成集约化产品。该集成技术可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简化设计生产流程和设备接口,降低维护费用,同时也便于模块化管理和扩展,十分适合应用于海岛微电网项目。
3.工艺流程
微电网储能技术实施流程见图1。
图1微电网储能技术实施流程图
六、主要技术指标
1.微电网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5%~20%;
2.储能系统效率提高5%~15%;
3.循环寿命提高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