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C直播:施正荣博士《公平竞争,自由贸易——共迎平价上网的太阳能光伏时代》
另外一个就是在过去这么多年技术的进步与我们成本的下降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看到产业界的电池转化效率的进步,我记得我刚回国的时候多晶硅大批量生产的转化效率14.5%,当时给董事会的承诺,当时北京太阳能研究所一个平方厘米研发转化效率也是14.5%的转化效率,所以转换效率的提高在过去几年当中发展很快,而且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转换效率,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因为以尚德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我们所走的路是不断的走转换效率,而不增加它的成本,也有一些公司从高效率开始,它走的路是保持转化效率,不断的降低制造成本,这是两条不同的路线,目前单晶已经朝21%冲刺,我记得当时我回国创办尚德公司,我最担心就是等例子增强设备从哪买,当时把全球走了一遍,发现在德国可以买这样的设备,现在无论是产能,还是每兆瓦的成本都提高了很多。还有原材料,EVA背板,玻璃等等。
另外一个制造成本的下降,非常关键的就是我刚刚讲的,除了创新技术以外,还有产能,所以说,随着尚德第一条生产线只有10个兆瓦,当时四家厂综合的四倍,产能扩充速度很快。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就是我们的供应链,03年当时我开会跟马丁教授还做过一次讨论,我说光伏是一个既生产业,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供应链,我们当时的多晶硅是半导体的头尾料,或者锅底料,我们的玻璃厂,它一年只生产三个月的玻璃供全球一年的产能,我们EVA当时只有奥地利一家公司能够供,现在我们可以看,当然还有多晶硅只有在日本几家能供,现在我们看整个供应链无论是从多晶硅,拉棒切片,我记得第一次他们来中国卖切割机,当时国内有很多拉多晶棒的,我们上周把国内的硅棒买完以后送到挪威,或者日本去切片,海关的手续非常的麻烦,当时我一个老乡,镇江环泰的王老板他来找我,他想投资太阳能,他想做拉棒,我说你可以做切片,中国没有一台切片机,我当时帮他谈,头两台切片机就是卖给环泰的,今天麦尔博格在中国卖的切片机至少两千台,甚至更多,他每次到中国来只要有空就请我吃饭。在过去十年供应链的发展非常的快和健全。
再从我们这个展会可以看出,现在我们这个SNEC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展会,当时找马丁教授是在华亭宾馆,没有想到去年展会到了1800家,今年有2000家,参加的人数有20万人,从这个展会也可以看到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因为展会我们都知道卖设备的要找市场,中国是最大的市场,卖材料的也要找市场,中国是最大的市场,同时要卖物美价廉的产品中国是最好的平台。所以SNEC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展会。
我觉得通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一个我刚刚讲的,这个产业从无到有,现在光伏产业真正成为了产业,十年前这个产业是不存在,十年以前只是大家一个业余爱好,现在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第二在这十年当中我们成本的下降使得光伏发电成为一个现实,它再也不是我刚刚讲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技术,它已经成为一个现实,我们要把这个信息传给我们的政府官员,传给我们的用户,两会期间我写了一个光伏产业已经成为现实,希望政府机遇政策上的扶持。还有一个感到幸运的,在过去十年,十年以前光伏为极少数专家知道的名词,现在成为整个中国社会老百姓都明白的名词,温家宝在两会当中都把光伏产业作为中国的新兴产业来谈,再过五年,十年我想就不是讲光伏产业可能要讲如何扩大光伏发电在我们能源结构上占的比例。
随着光伏从诞生到成熟,关键的政策,作为我们光伏产业我们必须要形成团,我们最近要跟很多企业要谈这个事情,因为如果政府的政策不急于正确的引导,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应用还会走风能这一条老路,我们知道风能中国有多少窝电吗?有人说10,有人说20%,最近我听说在内蒙在西部有50%,我们一谈光伏发电就想到了西部大开发,因为西部的光照特别好,全部一哄而上,但是想想西部有那么多的接入容量吗?如果没有,我想我们光伏板很快就会在西藏,在新疆晒太阳,上不了网,如果我们光伏上不了网我们会有回报吗?从金融的模型你看我可以得到8%的内部收益率,但是如果只有50%的电能上网你肯定是要亏损,我们卖电池板的付款方式,那最后20%的钱还会给你吗?在这个问题上如何引导政府,我认为中国应该在这方面学习外国的经验,太阳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分布式发电能源,在华东华南京津唐都是很好的地方,如何让投资商和消费者直接交易,通过电网,跨过电网直接交易,这需要我们电力体制一个重大的改革,如果我们企业不呼吁,我可以告诉你能源局新能源司都可能无能为力,这就是我们企业团结起来来呼吁,昨天晚上第一财经邀请我做了一个节目,叫行业与公司,只有20分钟的时间,我花了20分钟的时间试图把这个概念讲清楚,如果我们电力体制改革使得我们发电商和消费者能够直接交易,如果这个能实现我想中国的新能源,中国的光伏发展的时期才能真正的到来。
所以说西方社会已经把这个光伏看的很重要,我们知道日本的废核计划,德国的废核计划,美国奥巴马一再谈要发展太阳能计划,他一方面要发展应用,另外一方面要发展产业。我们中国政府也很关心,去年六月份我当面跟温家宝汇报过两次,希望政府能够在产业政策,在市场政策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的总理也知道上网难,我们一定要呼吁政府出台这样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