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56245276

首页 电力展会 电力会议 会展要闻 会展专题 热门展讯 名企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电力会展网 > 会展要闻 > 正文

电力装备的“清洁高效”发展之路

北极星电力会展网 来源:中国废旧物资网 2015-01-23 09:42:54

随着我国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日益凸显,清洁高效的电力装备再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电力装备制造业本身就是消耗金属材料和能源的基础产业,直接产生减排的效应较弱。电力装备业可以为市场提供符合“清洁、高效、节能、减排”理念的基础装备,在间接节能减排的同时得到新发展。

据悉,目前中国有着最大的能源需求量,但同时减少城市污染也势在必行。因此在未来,清洁能源在中国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量。

清洁发电设备引领行业发展

我国清洁、低碳、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在《能源“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将在火力发电科技方面实现700摄氏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关键技术和40万千瓦IGCC关键技术的突破。在火力发电领域,将依托相关能源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成一批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有力支撑清洁、高效、环保的火力发电方面的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

据悉,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超过60台,数量和总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成立了国家700摄氏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气化技术的25万千瓦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示范项目,为实现更高效率、近零排放燃煤发电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工程示范。在消化引进技术基础上自主开发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性能指标最先进的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将大量劣质煤和煤矸石转化为清洁电力。

“未来我国电力装备在国内市场将逐渐朝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排放’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不断扩大智能化产品应用范围。”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振岩介绍说,在发电设备领域,如火电方面,将发展高效清洁火电技术,注重节能环保技术,实现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关键原材料和大型铸锻件立足国内产业化。

电改与结构调整促使行业转型升级

近期,《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随着2015年电力改革“风起”,“一带一路”推进电力设备走出去,2015年特高压迎来开工高峰,多重利好使得电力行业在2015年被市场普遍看好。

有分析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对于电力设备行业而言,这将是充满变革与挑战的一年,电力体制改革将得到推进,为整个电力板块带来新的机遇。业内专家表示,2015年电改是影响行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电网投资中特高压最为确定,配网增速有望提升;清洁发电装备实现“赶超跨越”;能源结构调整决定新能源仍大有可为,配额制及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决定光伏与风电今年的高增长;核电重启确定,国内及出口空间巨大;国企改革与“一带一路”有望带动行业的新一轮发展。

当然,随着国内电力装备市场发展过猛带来的产能过剩,更多的高能耗或者高污染、有严重风险源的装备制造,要么被淘汰,要么向国外转移。面对低端电力装备需求度不时降低的国内外市场,国内的装备制造业应该向高端化开展,加大清洁能源装备的开发力度。而如何从之前粗放低端生产向自主创新产业链高端发展转变,从而逐渐占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中高端市场,成为摆在电力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问题。

业内专家告诉,今后,在发电设备领域,如火电方面,将发展高效清洁火电技术,注重节能环保技术,实现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关键原材料和大型铸锻件立足国内产业化。核电方面,确保核安全,掌握百万千瓦级二代加核岛关键设备的设计能力,核岛主设备由国内制造,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改进型核电机组。水电方面,完善和提高70万千瓦水电机组,开发100万千瓦等级机组,重点开发抽水蓄能机组,完成70万千瓦大容量蒸发冷却机组样机的研制。风电、太阳能方面,抓紧标准的制修订,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比例和水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排行榜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广告服务/会展合作:齐女士 010-56245276 13381061157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广告服务 | 营销活动 | 电展+套餐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3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