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干货要点
全球化并不神秘,它总是关于贸易、投资、货币、人员和文化的交流。它也不会总是一马平川或者高潮不断,会停滞,消退甚至崩溃,世界大战、恐怖主义甚至埃博拉病毒也是全球化的几种极端激烈形式。近代历史来看,全球化已经经历了三波浪潮,分别是全球化1.0即大航海时代,全球化2.0即英国和英镑时代,全球化3.0美国和美元时代。
尽管上一轮全球化极大的推动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美国和美元主导的全球化3.0模式具有先天缺陷,单极货币和需求驱动容易诱发全球贸易和投资不平衡,因此具有先天的危机基因。事实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化形成了永久性的伤害。根据IMF的测算——全球经济在08年危机以后没有走出去,按照以前所发生的情况,下跌之后都有一个强烈的反弹,然后逐渐回归的曲线,这次危机唯一的例外是下跌之后再没有走出去,由此全球丢失了1.5%的潜在增长水平和能力。其中核心的原因应该是由于美国的需求内卷化(再制造业化和能源独立),导致对全球其他经济体(包括制造国和资源国)的滴涓效应下降,从而导致全球化停滞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在全球化3.0时代,一般美国经济好,大家都开心,现在是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大家都不开心。
这时新的动力和新的循环就应运而生——“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的战略框架是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即起点中国,目标欧洲,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展现。
重点干货
借博鳌论坛契机,中国推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一揽子计划的重点干货包括:
1)基础设施。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
2)贸易。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
3)投资。拓展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4)金融。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 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5)文化与旅游。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同时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对内影响
对内而言,一路一带战略对启动中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同样重要。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可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能级。
具体来看,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西南地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沿海港口建设和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
内陆地区: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
值得注意的是,自贸区作为改革先锋必然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重要枢纽。上海自贸区和新批的广东、天津和福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投资、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正在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升级。
新格局
“一带一路”非数载之功。中国有着对外利益交换的全新格局和策略。一方面中国希望“以开放促改革”,即通过对外开放为内部改革引入压力;另一方面,中国更希望通过本轮开放,在日益多极化和治理规则重构后的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中发挥更主动的作用——以贸易加深跨国经济联系,以投资输出过剩产能和资本,并在这两个过程嫁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最终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会伴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而提升。
中国可以在维持原来的大循环,即传统的三个世界──资源国、消费国、生产国的格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全力布局小循环:即以中国为核心-周边国-资源国(包括非洲)-科技国(美国)-品牌国(欧洲)的新动力格局,进而构造对外交往的全新利益格局,突破原来的三个世界和G2的格局,打破以中国制造、美国消费为主的循环圈,从输出廉价的中国制造,升级到输出工程、服务、产能、投资和资本,以至最终的货币。
一路一带正是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的交汇点。推进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也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