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投放 |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光伏会展网 > 光伏要闻 > 正文

一文了解分布式光伏“430”“531”新政策

北极星光伏会展网 来源:浙电e家 2025-04-24 04:15:11

我国持续完善新能源产业政策,近期,“430”“531”两组数值在互联网上引发热搜。那么什么是“430”,什么又是“531”呢?小e为您划重点:

政策连发,新能源行业面临新变局

截至2024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已达3.7亿千瓦,占全国光伏总装机的42%。

随着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消纳矛盾日益凸显,原有的管理规范已难以适应当前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环境。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重点强调了就近消纳和安全运行管理。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其上网电价固定价格机制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当前,固定电价难以充分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也未能公平分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这已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已十分迫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明确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

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文件老政策最后执行期限为2025年4月30日,也被称为“430”。发改价格〔2025〕136号中提到的存量和新增用户的并网时间分界点为2025年5月31日,也被称为“531”。

新旧更替,关注要点解析

“430”前后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差异

1.png

1、分类更细致,规则更精准

原政策:户用、工商业两类

新政策: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大型工商业四类

这样,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都有更匹配的管理规则,管理更加精细,也方便项目方按自身情况走规程,有利于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2、上网模式更严格,促进本地消纳

大型工商业:原则上自发自用(现货市场地区可余电上网)

一般工商业:取消全额上网方式

调整后,既鼓励工商业用电用户更好地利用自发电,也促进了能源的就地消纳,构建更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

3、备案管理更规范,保护自然人权益

禁止非自然人以农户名义备案,明确“谁投资,谁备案”。

这样能避免企业冒用农户信息扰乱市场,也让备案流程更透明规范,保障自然人参与光伏的权益。

“531”后对于新增、存量新能源项目的影响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是本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时为了过渡顺利,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电费收益=市场价×交易量 +(政府定价-市场价)×保底电量

新增项目(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电费收益=市场价×交易量 +(竞价定价-市场价)×调节电量

电费收益由政府/竞价电价、市场价、交易量、保底/调节电量四个因素共同决定。简言之,先按市场价算账,再与政府/竞价电价,多退少补,这种结算方式既兼顾市场波动,也有机制价兜底,让光伏项目收益算账更科学、更灵活。

两项新政的时间节点

“430”新政下光伏并网时间节点

新管理办法规定,对于本办法发布之日前已备案且于2025年5月1日前并网投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仍按原有政策执行。

受新规影响,以下项目需注意:

由第三方投资、以居民名义申请的光伏,4月30日前不能并网的,需改为“非自然人户用”重新走申请流程;

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一般工商业全额上网项目,4月30日前不能并网的,之后将不能再以全额上网方式并网;

大于6兆瓦的工商业余电上网和全额上网项目,4月30日前不并网的,只能按“全部自发自用”并网(除非是现货交易地区),需按新规重新办理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存量项目还得满足在1月23日前完成备案,如未完成备案的,则按照新管理办法执行。

“531”新政策下新能源的上网电价的差异

和“430”相比,“531”影响更为广泛:所有新能源项目都在其影响范围内。5月31日前未能并网的,其上网电价将会市场化。

2.png

关于新增和存量新能源项目的电费收益公式,虽上网电费结算公式相同,实际收益却存在差别。

存量用户的政府定价按现行价格政策执行,不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新增用户的竞价定价上限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综合考虑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初期可考虑成本因素、避免无序竞争等设定竞价下限。相比而言存量用户的电价受市场的影响较小。

“531”新政策执行后对新能源项目的影响

虽然新增项目的收益稳定性不如存量项目,但仍有利润空间。

比如:可在电力高峰时努力参与市场竞价,争取更高交易电价;探索光伏+储能模式,用储能错峰提高能源价值;关注长周期购电协议,锁定长期收益,降低市场波动风险;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争取绿色属性和绿证收益等。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