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投放 |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光伏会展网 > 光伏要闻 > 正文

大力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升级

北极星光伏会展网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2018-06-27 01:56:52

  近日,“2018中丹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高峰论坛”顺利召开。在全球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热潮下,伴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可再生能源供热纳入了区域能源发展总体战略与规划。

  “实现清洁供热,是我国目前及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此背景下,热电联产也成为了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生物质能源的最佳发展方向。”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理事长陈小平在“2018中丹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高峰论坛”上表示,生物质能清洁供热在中小型区域民用、工业供热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能够有效减少对化石、煤炭能源的依赖,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贡献。

  探索不依赖补贴的运营模式

  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张大勇在采访中说,近年来,我国生物质发电的年发电量约为800亿度,占我国年总发电量的1.4%,虽然占比有限,但从环保、民生角度来看,生物质能源产业不可或缺。

  据了解,建设一座25兆瓦的生物质发电厂(热电厂),每年可消耗农林剩余废弃物30多万吨,按300元/每吨收购价计算,每年可形成9000万元的生物质收购市场,民生、环保意义重大。

  毋容置疑,我国生物质能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第一季,我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99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75万千瓦,同比增长24%;一季度生物质发电量达到17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不过,在张大勇看来,尽管行业发展势头喜人,但是必须认识到,我国生物质能源行业主要依赖发电及政府补贴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企业收入,约有50%来源于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他认为,生物质发电退补是趋势,业务单一、低效、低附加值及依靠国家政策红利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单纯依靠补贴的生物质能源企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张大勇介绍,我国生物质能源行业发展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盈利模式还在持续探索。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等,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成本逐年上涨,项目盈利水平逐渐下降。我国有关生物质发电、供热等的排放标准未明确,一些地区的项目审批存在困难等,都给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要向高能效、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发展,行业要尽快探索创新出减少补贴依赖,甚至不依赖于补贴的商业运营模式。”张大勇说,生物质能源产业涉及废气、废水排放等,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行业、企业也要加强自律,保持信息透明,与周边居民良性互动,从而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升级

  与会专家表示,未来,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应由单一的生物质发电向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或生物质供热(冷)方向转型发展,在此基础上,再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升级发展,探索提供电能、热能及相关的增值服务等,例如为用户提供设施优化解决方案。

  以供热来讲,当前,我国明确支持发展生物质能供热,根据相关指导意见,到2020年,生物质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生物质能供热合计折合供暖面积约10亿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约3000万吨。

  “为此,要大力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张大勇表示,未来,生物质能源要多供热,少发电,要向供热为主、发电为辅的运营模式发展。从自身特性,以及国外的应用实践来看,生物质能源在中小型区域民用、工业供热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发展热电联产,实现清洁供热,是生物质能源产业最优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方面,世界上能源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丹麦,已有可借鉴经验。

  目前,丹麦63%的家庭是区域供热,约60%的电力来自效率高达92%的热电联产。使用热电联产发热和发电,其整体能源效率远高于分别发热、发电——效率可高达85-90%,与单独发热、发电相比,可节约30%的燃料。“区域供热和热电联产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丹麦绿色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丹佛斯供热事业部中国亚太及印度区总裁、丹麦区域供热委员会中国分会主席于泳溟告诉记者,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生物质能源项目。他还介绍,丹麦目前已经实现了按需供热、按平米收费。

  张大勇说,在我国,生物质能在清洁供热、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扶贫等问题方面,将有新的更大的作为。生物质能源行业要加强与能源、财政、价格、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冷)加速发展。

相关资讯排行榜

本周本月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