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化咨询:中国正极材料企业应当重视前驱体的研发生产
亚化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68.6GWh,同比增长40%,其中动力电池消费量约为27.06GWh,同比增长49.3%。2016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产能约为29.19万吨;产量约为14.63万吨。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而前驱体是制造锂电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
中国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材料电池。磷酸铁锂生产工艺路线包括水热法工艺路线、草酸亚铁工艺路线、氧化铁工艺路线和磷酸铁工艺路线。其中,磷酸铁工艺路线正成为主流,该工艺通过磷酸铁前驱体的生产、湿法球磨、喷雾干燥、烧结几个步骤得到磷酸铁锂。而三元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三元前驱体与碳酸锂的烧结。
此前,国内大部分正极材料厂家普遍忽视前驱体的生产和研发,而选择直接外购前驱体进行烧结。事实上,前驱体对正极材料的生产至关重要60%的技术含量在前驱体工艺中。。前驱体的形貌、粒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杂质含量、振实密度等品质特征直接决定了正极材料的理化指标。特别是对于三元正极材料而言,其
与此相反的是,国际上一些正极材料的主流厂商,如比利时的优美科、日本的日亚化学、户田工业和韩国的L&F等均是自产前驱体,只有在自身产能不足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适当的外购。
亚化咨询认为,在行业趋势和补贴政策变化的影响下,为了保持竞争力,中国正极材料企业应当重视前驱体的研发生产。
2017年3月,工信部、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及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到2020年,动力电池比能量超过300Wh/kg;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
2016年12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显示,自2017年1月1日起,提高推荐车型目录门槛并动态调整;在保持2016-2020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由预先拨付改为事后拨付。
能量密度的提高使得国内动力锂电企业对以正极材料为首的锂电材料产品质量要求愈发严格。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前驱体企业产品质量较低,开工率低,不具备竞争性。此外,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之下,整车企业也必然要求电池供应商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正极材料价格占据动力电池成本的重要比例,动力电池成本的降低最终体现在锂电正极材料成本的降低上,乃至于正极材料前驱体成本的降低上。
亚化咨询认为,只有通过加强研发,努力实现自制前驱体,正极材料厂家才可以实现正极材料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性能的提升,从而使产品在价格和品质方面兼具竞争力。
2017锂资源与正极材料技术研讨会将于5月16日在上海召开。以下是会议主题: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政策
2. 全球锂资源开采与中国锂精矿进口
3. 中国矿石提锂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与项目进展
4. 全球与中国锂业巨头产能扩张计划
5. 电池级碳酸锂与氢氧化锂供需与价格趋势
6. 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与锂资源循环利用
7. 不同类型正极材料的发展前景:LFP/ NCM/ NCA/ LCO/ LMO
8. 动力锂电正极材料路线选择:磷酸铁锂还是三元?
9. 高镍三元材料技术研发与能量密度潜力
10. 锰酸锂电池在电动物流车的市场机遇
11. 新型正极材料制备工艺与产线优化
12. 混合型正极材料应用于动力锂电的原理与实践
如需参会,欢迎与我们联系!电话 (86-21) 50329699-115或 Email至 claire@chemweekly.com
亚化咨询将推出《中国锂电产业链年度系列报告2017》,包括以下7个模块,欢迎索取目录!
1.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年度报告2017》
2. 《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年度报告2017》
3. 《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年度报告2017》
4. 《中国软包电池及铝塑膜年度报告2017》
5. 《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年度报告2017》
6. 《中国锂电隔膜年度报告2017》
7. 《中国锂资源开发与利用年度报告2017》
如需索取目录,欢迎与我们联系!电话 (86-21) 50329699-115或 Email至 claire@chem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