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56245276

首页 电力展会 电力会议 会展要闻 会展专题 热门展讯 名企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电力会展网 > 热门展讯 > 正文

2017能源互联网高峰论坛圆满落幕,“智能电网技术“成热门话题!

北极星电力会展网 来源:上海艾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017-05-03 11:10:37

2017能源互联网高峰论坛第二天依然精彩不断,“智能电网”更是成为了热门关键词,被嘉宾们频繁提及:1)柔性直流配电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2)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3)国内外智能电表技术及市场透析;4)能源互联网与增量配网的耦合价值链……

2017能源互联网高峰论坛第二天依旧精彩不断,不同于第一天以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展示为主的演讲,第二天的论坛是一场关键技术的交流,“智能电网”、“配电网”等技术话题成为嘉宾们演说重点。

非侵入式用电监测技术和应用场景

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智能量测首席专家栾文鹏作为第二天论坛的开场嘉宾,给大家带来了以“非侵入式用电监测技术和应用场景“为主题的精彩演说。

他首先以详细用电数据入手分析了侵入式负荷监测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工作原理、实施对象、国际现状几方面解释了非侵入式用电监测技术。

栾文鹏先生以研究院产品为案例,详细解析了其云方案架构、系统物理架构、负荷分解状态、需求侧管理/节能/用电等应用场景。

社区能源互联网关节技术研究

上海电力学院智能电网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秀教授从国内外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社区能源互联网特征及关键技术、社区能源互联网典型案例三方面进行演说。

他以美国FREEDM计划、德国E-Dema项目和Smart Watts项目、日本独栋住宅三电池/公寓楼/商业建筑群/混合功能区能源互联网等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国外能源互联网技术应用;从微电网、主动配电网与社区(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同异对比,分析社区互联网的关键特征;解读了社区能源互联网双向互动的特性、多能流多时间尺度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等的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对于国内的案例,他以上海典型综合社区——漕溪城区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在演讲的最后,杨教授强调了商业模式的探索是园区能源互联网建设重点。

柔性直流配电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助理付姣女士首先介绍了柔性直流技术的发展、特点、国内外工程应用及柔直系统一次设备架构。在针对柔性直流配电具体技术方面,介绍了中低压配网的实际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多端协调控制关键技术。

在柔直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上,付姣女士重点介绍了其在中压互联和低压入户两种应用:对于中压互联,将传统交流配电方案与中压直流互联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传统方案的特点及弊端,论述了中压主流互联方案的效益;对于低压入户,分析了数据中心供能的两种方案。

“低压直流配电网方案为大型数据中心负荷节省一次设备投资及电能损耗,改善供电质量和效率;同时,数据中心UPS可以作为整个电网的储能电站,参与配电网功率紧急支援,提高UPS利用率。”

付姣女士还以北京智中曾参与的海淀北部能源互联溦网示范项目等为例,深讨了这两种方案的实际应用。

园区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之探讨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谷延辉首先介绍了金风能源互联网拓扑结构、风功率预测模型、负荷功率预测模型等成果,随后从项目总体方案、建设内容、运营管理模式为大家展示了无为高沟电缆基地智能微电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该项目立足安徽省无为县,结合当地的综合能源规划,集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非补燃式冷热电三联供的压缩空气储能及智能监控、调度和管理平台,多能融合、共享经济,应用了金风科技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多种创新技术,应用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全球领先。

项目中设计的新型商业模式,不仅可以进行冷、热、电多方交易,同时通过应用压缩空气储能当地电网的调峰调频等方面的辅助服务进行收益。项目的运营采用集控式运营模式,每个电源点区域做到少人职守或无人值守,备品备件及易耗品集中储备在集控中心,运维人员由集控中心统一培训、统一调拨,运用互联网思维管理运维,做到最低成本的运维。

智能电表技术及市场透析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员彭建忠先生首先为大家简介了智能电表的发展历程;以中国、欧洲、非洲、美国为例分析了全球智能表技术及市场,其中,中国2017年基本完成智能电能表的全面改造,全面接入智能电网;

对于智能电表的技术发展方面,彭建忠先生提及了国网四表合一转为多表集抄的政策变化,这对我国的安全标准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信息安全、告诉通讯、模组化技术、直流计量、智能双向互动、互操作性是未来智能电表发展的方向,彭建忠先生分别分析了其重点和要求。

能源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

能源路由器可以支持广域能源网络实现互联;既可以是大型水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能源生产,也可以是园区、楼宇、用户本身的能源生产,实现能源生产商、网络运营商及分散发电与用户即时协作,提供无所不在的能源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系教授、智能输配电研究所副所长李国杰先生以美国FREEDM系统、欧洲 UNIFLEX-PM、D-FDCTs 系统等为例的能源路由器拓扑,具体分析了隔离型双向DC-DC的四种机构、优缺点、模块组合方式等。

能源路由器的效率是实现不同能源高效融合的关键。对于能源路由器DC-DC(DAB)如何达到最高效率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包括最优调制策略、DAB移相调制策略、DAB三重移相调制策略等。

能源互联网与增量配网的耦合价值链

一个市场的兴起,要有适合兴起阶段的解决方案;一个市场的兴起,要有目中鼎盛时期的战略架构。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廖宇先生分别就入口、难点、重点对能源互联网进行了解读。能源互联网的入口在于零售商:售电售气+垂直数据+增值服务,电将成为所有能源的中转和价格表现并优化环境促进互联;难点在于专业性:专业性+方向感+跨界情怀;重点在于意识:存在感+关注感+优越感,对能源的各种形式和转化的理解才能促进商业模式开发。

随后以贵安配售电项目作为案例,分析了配售一体公司的商业模式即“配电+售电=配售一体化“,应用于城市公共事业服务,如气联网、车联网、水联网等。

在商业层,定位为区域综合能源服务运营商,其商业模式包括如下几方面:能源社区、虚拟电厂运营、能源交易与金融、区域能源咨询服务。

能源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曹军威先生从实测潮流到数据云库、从电能质量到电能体验、从能源管理到态势感,对大数据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大数据技术具有数据容量大、数据类型繁多、商业价值高、处理速度的特点。能源互联网是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结合发展的高级阶段,已逐步实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与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为特点。在能源互联网中不仅信息的种类和数据巨大,而且对信息的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配电网调度智能调度模式探讨

中电联EPTC新能源发电及并网专委会副秘书长童瑞明先生从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发展前景、配电网调度业务现状与发展趋势、配电网调度模型转型三个方面对配电网调度智能调度模式进行分析。

独立配电网调度机构趋向于越来越多,配电网调度趋向于电力自我平衡。传统配电网模式适用于无源配电网,面对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新型配电网调度模式应实现自动化调度取代人工调度、平滑间隙性电源发电曲线等目标。

未来配电网调度模式必须是智能的,应建立不同专业不同业务的统一平台智能系统,实现数据、业务、调度一体化。该智能模式除实现传统电力调度运营业务功能外,还需实现就地和远程电力平衡自动监控、电能质量自动监测与调整、自动发布与实现需求响应、贸易结算数据自动生成。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及示范

传统配电网无分布式电源、无电源与负荷的主动控制,而当前被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低,也无电源与负荷的主动控制。因此,现代配电网需以分布式电源渗透率高且能对电源与负荷进行主动控制的主动配电网为核心。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逸先生认为,主动配电网“主动“在主动的态势感知系统的控制决策、主动提供高品质服务电网与用户互动互惠、主动拓宽量测范围兼容用户侧信息。

张逸先生对主动配电网的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包括1个主动配电网信息平台;2套装置——综合配电终端单元、快速切换装置;2个系统——主动配电网控制系统、主动配电网规划运营决策系统;2个示范工程——北京亦庄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福建海西厦门主动配电网示范工程。

2017能源互联网高峰论坛圆满落幕!在此,特别感谢徐拥军、刘惠萍、栾文鹏、曹军威等演讲嘉宾们,从全国各地以及国外赶赴此次论坛现场并给予大力支持!感谢北极星电力网、中国能源报、能见、微吼直播等媒体对论坛的大力宣传!同时感谢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敬请期待下一次相聚!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排行榜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广告服务/会展合作:齐女士 010-56245276 13381061157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广告服务 | 营销活动 | 电展+套餐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3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