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56245276

首页 电力展会 电力会议 会展要闻 会展专题 热门展讯 名企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电力会展网 > 会展要闻 > 正文

国际储能大会热议产业发展

北极星电力会展网 来源:中国能源报 2015-05-28 02:35:44

5月13日至1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与中国储能网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投资协会储能产业投资促进中心联合支持。

在本次会议上,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多位前沿科学家、专业人士,就当前储能技术发展、监管支持政策制定,以及产业商业化运营模式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评判与建议。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国家储能产业“十三五”重大课题研究专家组讨论会,并成立了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储能已成能源变革重要助力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日益广泛,储能在全球能源领域发挥的作用也在日渐增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演讲中指出,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变革,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主流,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生产的电力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电网结构,但由于这些电力来源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会对电网调峰和系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可靠的储能技术就成为发展上述能源不可或缺的支撑和缓冲,储能产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据刘彦龙介绍,2014年全球大约建设了43个新能源储能项目,装机总容量达到462兆瓦;启动建设项目21个,装机总容量为63兆瓦。其中,化学储能项目尤其受欢迎,全球各地均有项目分布,并且,随着前期用户侧储能系统逐渐接近投资回收期,其优越的经济性日益凸现。预计到2020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1.3吉瓦。其中,美国将以3.2吉瓦的累计装机总容量位居全球第一;紧随其后的是韩国,累计装机总量将为2吉瓦;然后是德国和日本,累计装机总容量将分别达到1.9吉瓦和1.6吉瓦。

另外,根据《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的数据,2014年全球储能行业融资总额达到了41.5亿美元,同比增长7.2%。其中,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到储能产业全年融资总额的72.3%。“风险投资基金对新型高性能储能技术的发展普遍看好,积极投入资金支持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因此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的融资额占比明显上升,达到2013年的3.1倍。”刘彦龙表示。

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JohnLemmon则以美国电力格局为例指出,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传统能源发电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储能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目前,行业急需解决的是,如何将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打造得更加灵活、可靠。与此同时,储能在协调新能源介入、电力控制系统应用、分布式能源发展、工业节能和智能微电网等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虽然储能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但是,刘彦龙也表示,目前的储能项目基本都停留在示范应用阶段,技术、市场、投资模式、商业模式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的储能技术解决方案是全球储能也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技术多样化与行业整合或成趋势

而对于储能技术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强调,对于储能领域重要产品之一的蓄电池,业界应该给予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

杨裕生院士指出,由于蓄电池是化学与电能的转换装置,要用化学材料,所以处理不当的确会污染环境。但是,现在对于蓄电池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影响了政策制定,及其合理使用。比如,对于铅酸电池而言,在各方面管理和监管完善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就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多样化应该是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杨裕生院士表示,“电池技术之间并非替代关系,新的电池体系和新材料技术应该都是多样化。与此同时,业界也应该重视对电池的合理使用问题,综合电池的性能,选择合适的用法,以便令其发挥最大作用。”

对于储能技术,与会业界人士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中科院电工所顾国彪院士建议,可以利用风电资源为当地的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同时应该大力发展储能系统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应用。PlanB公司首席执行官BrentPerry介绍了全新的、可用于混合动力海洋供给船只的储能解决方案。另有CCT公司首席研究科学家帕特里克·格林带来的先进高热储能技术。BrentPerry表示,目前行业需要有专门的商业方案,在保障成本的同时,兼顾可靠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可靠性主要涉及电力设备的寿命及运营模式的效率;安全性主要是指目前的电池使用,只有研发出真正安全高效的电池,才能保障能被客户端有效地利用,而环保则贯穿整个方案。”他告诉记者。

此外,与会专家和行业人士还十分看好我国储能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深圳科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负责人桂国才指出,尽管目前我国储能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项目都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但是,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加快。“从整体看,未来几年内,行业可能将经历一波整合。”桂国才向记者表示,“未来更多需要的是具备了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新型企业,我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排行榜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广告服务/会展合作:齐女士 010-56245276 13381061157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广告服务 | 营销活动 | 电展+套餐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3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