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56245276

首页 电力展会 电力会议 会展要闻 会展专题 热门展讯 名企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电力会展网 > 会展要闻 > 正文

低碳经济:全球与中国永续发展的关键

北极星电力会展网 来源:学习时报 2014-12-08 09:44:15

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利马开幕。本次大会被认为是各方在2015年巴黎大会上就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强化行动达成协议前的“最后一站”。近年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各国共同的课题。本文特别梳理了近年来国际社会为防止气候变暖而做的一系列努力,提出低碳经济是维持全球与中国永续发展的关键。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随着全球社会逐步认清了气候变暖的极端危害性,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维持全球与中国永续发展的共识。

高碳模式引发全球变暖将危及人类发展

2005年2月,“避免气候恶化国际会议”在英格兰西南部城市埃克塞特召开,德国研究气候变暖领域最著名的研究小组——波茨坦大学“气候影响”研究小组成员比尔·哈里在《应对气候挑战》报告中,公布了一份全球变暖可能引发灾难的详细时间表,这份时间表首次总结了在未来100年内全球温度上升预计对生态系统、野生植物、粮食生产、水资源和世界各地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这份时间表,在未来的25年,气温将比1750年前高出1摄氏度,届时,所引发的生态系统灾难将初现“狰狞面目”。到本世纪中叶,世界温度预计将比前工业化阶段的温度高2摄氏度。这时全球变暖的负面效应开始变得非常明显。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会让生态系统遭到“可怕的打击”。报告已经预测,全球气温可能在2026-2060年之间突破上升2摄氏度的“安全底线”。

报告指出,当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即1750年时升高2摄氏度后,引发灾难的临界点就会出现。事实上,全球平均气温至今已升高0.8摄氏度。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被认为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全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之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40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目前的二氧化碳浓度是379ppm。而达到400ppm的水平只需要短短的几年时间。由于变暖趋势一直没有停止的迹象,目前人类距离地球生态灾难发生的危险临界点只有1.2摄氏度。当前,随着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广泛使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呼吁在现有工业社会产能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节能减排,特别是千方百计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由此各个国家和政府逐渐把眼光转向了清洁能源,特别青睐那些“绿色环保”型的低碳型能源。

国际社会就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逐步达成共识

为了使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并于同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这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中,《京都议定书》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核心文件。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经过紧张而艰难的谈判,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来说,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2003年3月,欧盟环境部长会议批准了《京都议定书》。6月,日本政府也批准了《京都议定书》。至此,批准议定书的国家已超过55个,但批准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6%。2001年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认为议定书中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众怒,至今国际社会一直督促美国重返《京都议定书》。

2007年12月初,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经过持续十多天的马拉松式谈判,终于通过名为“巴厘岛路线图”的决议。“巴厘岛路线图”与会各方同意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长期合作,共同行动,行动包括一个关于减排温室气体的全球长期目标,以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其中的亮点在于把美国纳入进来。“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规定,《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但是哥本哈根谈判进程几经波折,进展异常艰难,结果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在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亟需发达国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而发达国家“口惠而实不至”以及企图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绝对量化减排目标,这些做法大大激化了南北两大阵营的矛盾。国际评论指出,哥本哈根大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起点,表明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及加强合作、共迎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而这对于最后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

2011年南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各国代表经过数十小时最后“加时冲刺”,四份决议艰难降生,主要包括欧盟履行《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要做的定量减排目标承诺、全球从2012年开启2020年后对所有缔约国都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谈判及在2015年达成新协议以及批准成立“绿色气候基金”、要求到2020年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以帮助后者适应气候变化。其中“绿色气候基金”是德班气候大会核心议题,德班谈判结束后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2012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取得的最大成果是最终就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了一致;第二承诺期以8年期限达成一致。

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积极构建低碳世界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许多国家已经陆续抛出不同形式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方案:2009年初,奥巴马上台后,一改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表示将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以减少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他还承诺要通过新的立法,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之前比1990年减少80%,并拿抵税额度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目前欧盟已经正式提出了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在达成国际协议的情况下减排30%的目标。澳大利亚已承诺2020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减排5% ~15%,日本亦表示尽管有困难将尽快宣布其2020年的量化减排目标,其他发达国家的承诺方案预计也将陆续抛出。与此同时,发展中大国也抛出了承诺方案,如南非承诺其排放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韩国宣布将在今年公布其2020年的减排目标。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方案,世界各国均将大力发展可再生低碳能源作为减排温室气体和延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仍占最大比例。据2010年统计数字,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原煤占70.45%,仍然属于高碳经济。近年来,国内大部地区频繁出现雾霾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日益强烈。2007年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特别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

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不断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建设“低碳型”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时发表讲话,宣布中方计划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同时将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由此,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社会成为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展现了作为全球性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期待本次利马气候大会有实质性的收获。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新闻排行榜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广告服务/会展合作:齐女士 010-56245276 13381061157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媒体报道 | 广告服务 | 营销活动 | 电展+套餐 | 成功案例 | 招聘服务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3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